每个宝宝都是父母的心头肉,特别在「吃」的这个问题上,许多家长生怕宝宝吃不饱,营养跟不上。所以,平时喂宝宝喝奶吃饭,常常会多让宝宝吃几口,或多给宝宝安排几顿奶或饭。
但实际上,宝宝一天喝多少毫升的奶,吃几顿辅食可是大有讲究的。宝妈奶爸要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喂宝宝,那可就好心办坏事了!
因为,宝宝饮食过量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……
吃出来的5种健康隐患
(图片来源:网络)
1
佝偻病
体重过重的宝宝其脂肪组织、细胞或储存一些脂溶性维生素,会比中等身材的宝宝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。
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D就容易患佝偻病,骨骼会因缺钙发生变形且难以矫正。
所以,宝宝出生15天后,家长要按时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或D直到2岁。
2
营养不良
很多胖宝宝存在着挑食、偏食的毛病,不良的饮食习惯会造成宝宝维生素B6、B12、锌、铁等其他某种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,进而出现缺锌,缺铁,甚至是贫血的情况。
所以,合理的喂养+适量的运动才是正解!
3
影响身高增长
体重和身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一般来说,偏瘦的宝宝身高发育会好一些,这是因为偏胖的宝宝骨龄会偏大,而骨龄偏大预示着其生长空间更少。
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科学喂养,让宝宝保持均衡偏瘦的身材,才能更好地促进宝宝身高发展。
4
运动发育迟缓
超重的宝宝一般是因为过度喂养,加上没有进行很好的运动导致的。
越胖越不想动,越不想动越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。
因此,过胖的宝宝其运动发育会存在落后的现象,这是因为宝宝身体沉、行动笨拙、力量较小,即便宝宝想运动,想翻身也由于各种的阻力,让宝宝不愿意练习翻身和爬行,甚至干脆就放弃掉了。
对于胖宝宝来说,家长更要鼓励其运动。
比如,家长可以给宝宝做做“被动操”,一般一日累积活动时间要求不少于30分钟。
也可以让宝宝多爬行,或和宝宝一起做做游戏。
饮食方面除了营养均衡外,每顿饭吃八成饱即可,适当的运动不仅有利于运动发育,还能帮助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。
5
高血压
研究证实,宝宝太胖不但不是好事,而且需要警惕。
肥胖会给小胖墩埋下高血脂、脂肪肝、高血压、Ⅱ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隐患。
所以,一定要将体重控制在良好的范围内。
不过,只要宝宝身高体重在标准值内、发育正常,那么即便宝宝身材偏胖一点或偏瘦一点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。
如何判断宝宝吃得饱不饱?
(图片来源:网络)
想要判断宝宝到底吃饱了没,最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看宝宝吃奶的状态。
饿了的表现▼
❶会哭闹着用小嘴寻找乳头;
❷如果宝宝长时间不肯放开妈妈乳头,或猛吸一阵又把乳头吐出来哭闹,则表明没有吃饱;
❸吃奶时十分专注,即便家长逗宝宝,周围环境很嘈杂,宝宝依旧吃得很忘我;
❹当家长把乳头或奶瓶送到宝宝嘴边时,会迫不及待地衔住,满意地吸吮。
吃饱的表现▼
❶能明显感觉到宝宝吮吸能力和吃奶专注力在减弱;
❷周围有一点声音,就立马停止吮吸寻找声源;
❸宝宝吃饱了会用舌头顶出乳头或奶嘴,即便家长再次尝试喂奶,宝宝吃两口还是会用舌头顶出来;
❹宝宝吃奶后能安静睡觉3小时以上,直到下次吃奶前才哭闹,这表示宝宝已吃够了。
宝宝一天吃几顿才合理又健康?
(图片来源:网络)
宝宝一天吃几顿不是父母们想当然的进行,这其中可是大有讲究的。
对于辅食的添加,有些宝妈说一顿会给宝宝喂个三四勺,而有的宝妈则说每次可以喂个小半碗。
这喂多了怕吃出病来,喂少了又怕营养跟不上,到底一次给宝宝吃多少合适呢?
我国营养学会发布的《2016版7-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》表明,7-12月龄的婴幼儿所需能量的1/3-1/2来自辅食,13-24个月的婴幼儿所需能量的1/2-2/3来自辅食。
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儿科学会的营养食谱推荐量:
不过,1岁以内的宝宝仍要以奶类为主,辅食仅作为辅助,帮助宝宝丰富营养。对于已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说,可以参考以下喂奶量:
6个月~1岁:保证每天4~6次喂养,600-800毫升/天的奶量;
1~2岁:保证3次喂养,500毫升/天的奶量;
2~5岁:保证3次喂养,300~400毫升/天的奶制品(纯奶或酸奶)。
在保证一天摄入足够奶制品的情况下,对于辅食的喂养应按照:
从4~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时,一天只吃一顿辅食即可;
等到宝宝7~9个月时,每天要喂2次辅食;
10~12个月,每天喂2~3次辅食。
1岁之后,就可以逐渐像大人一样,采取一日三餐的进食规律了。
要知道,每个宝宝都有一定的个体差异,所以千万不要照搬别人的。
而专家和权威机构给出的推荐量呢,一般都是平均值,所以家长一定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,再参考推荐量来安排宝宝的一日三餐。
做到给足宝宝营养,不强迫进食,不与别人家的宝宝比较!
实在不知道每天给宝宝吃多少的家长,可以参考内容中的喂奶量和辅食量,结合宝宝自身的情况,去合理安排一日三餐。
图文来源:综合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